"); //-->
“12亿美元投资规模做12块钱人民币零售价的产品,这样的产业其前景有戏还是没戏?”
“你是指什么产品? 如果是消耗品,还是可以考虑的......”
不久前,和一位分析师聊天,如是开场。我的疑问源自一同事花12元人民币即购得1G U盘。12亿美元是一个8英寸晶圆厂的投资,而内存(闪存),是这些厂的主要产品之一。最近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对巨额投资下的“技术升级”产生疑问:一家FPGA公司刚刚推出了他们的40nm产品就开始着手28nm产品的开发了,显然,这一做法的目的不是满足市场需求而是提高竞争门槛,置对手于“先进”之外。
先进技术是否就是强大的竞争力?Novell、McAfee、AMD、Sun、Symantec,把这些公司放在一起你能想到什么?——2009年可能被淘汰或被并购。这是某知名IT网站做出的预测。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被纳入被淘汰和收购的范围至少说明这些公司在市场上的信心遭遇寒流,而信心之于企业犹如水之于舟。这些公司都有一流的领先技术,也不能说管理无方,是否为规划合适的技术找准合适的市场也许正是信心寒流的发端之一。
我不否认对“技术过剩”的疑虑存在一些主观经验的误导,但新技术和新市场之间的确出现了真空,而且其本质与宏观经济遇冷无关。半导体产业的一些发展模式越来越像高科技产业的“次贷”,芯片的很多功能被开发出来,花费巨大,但脱离了实际需求,有一些几乎是完全臆造。而为了满足这些臆造的需求,为了减少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资本的力量被不停用来加大和实现技术差异化,这一模式往复循环使得那些即使是臆造的需求也迅速成为过去时,沦为淘汰之列。一个1G U盘只能卖12块钱,比不上一包烟,一支笔,甚至是一袋花生......也许,市场对内存的实际需求还在增长,因此还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类为泡沫,但极不健康的资本效率无疑在把一个产业的发展推到了一条高悬半空的钢丝上。
在摩尔定律失效前,我们已经看到半导体产业的疲态了:在45nm以下,单独一家芯片公司已经无力承担开发下一代工艺,需要多家联手去做;后进地区(如中国)正在承担更多的接手先进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全球的IDM半导体公司都在把负担最重的制造部分剥离,以期缓解资本投入的压力,同时他们又在孜孜不倦地寻求下一代技术升级。因为他们的战略思维就是相信技术门槛会提供一种免疫力,让潜在危机提前释放。
良性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供需平衡,关注一下眼前的实际需求做技术规划至少能降低生存风险。就像上网本一下子成为大热门一样,我们的技术发展走的太快,留下不少空间可以细分消化。我们需要思考,像绿色能源、人工智能、下一代搜索、互联网应用、纳米材料、医学等热门领域对半导体产业而言,现有技术能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传统工艺的产品仍然有大量的需求,比如节能灯里的器件,而笔记本和手机处理器可能需要更多的技术升级来满足应用需求。
过去,前沿的应用集中在精密制造、航天、军工等领域,是这些领域提供了拉动技术升级的需求,但信息革命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消费领域的产品贴上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标签开始成为拉动技术需求的主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消费领域自身的浮躁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技术升级的种种操作。
不知道最近发生的两件事算不算警钟:一是内存大鳄奇梦达正式申请破产;二是在美国举行的SEMI Strategy Symposium(ISS)上,有报告称半导体产业当前面临着二战后最恶劣的衰退,当前市场低迷可能是近6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GDP下滑也是最深的一次。整个半导体产业在连续几年的低利润率(小于4%)之后,产业去年开始呈现净亏损,而今年这种形式仍将继续。这个会议把“芯片产业是否已成为无利润行业”作为议题来讨论,在巨大的信心压力面前,“应该投资于最尖端的技术,而不是产能,通过技术提升提高出货量”的建议,似乎更像把重担从左肩换到右肩,产业自身并未有效减负。如果市场需要青菜萝卜,那就提供青菜罗卜吧,总比鲍参鱼翅卖青菜萝卜价要好。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