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两个人眼中的中国大学计划
gsfei2009 | 2009-05-15 01:15:53    阅读:1100   发布文章

         “咱们少点一些辣的吧,最近真的是上火。”瘦瘦高高的田耘在饭桌上的表现并不像一个在校生那样生猛。虽然田现在是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三年级学生,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京Cylix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上火是有原因的。中心团队要扩招,但目前来看,人员还没有全部落实。毕竟厂商需要的是有开发经验的,理论来说不是那么太需要。”此时的田似乎已经进入了研发中心一个角色。在如今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之下,一个尚未毕业的学生即承担此大任好像不可思议。

      事实上,在2008年9月初田耘就已收到包括华为、中兴、大唐等一批企业的Offer,“我只是象征性地投了几家公司,熟悉一下面试流程”,田轻描淡写地说到。田耘无疑是优秀的,然而最重要的是其在上学期间即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其实他只是Xilinx大学计划的受益者之一。

授之以渔

      在给予田耘帮助的众多人中,有一个叫Patrick的美国人,但他其实也只见过Patrick一面。2008年4月,田耘等四人团队利用FPGA开发的WCDMA系列数字频域干扰抵消器,夺得Xilinx开放硬件创新大赛一等奖,Xilinx全球大学计划负责人Patrick亲自为其颁奖。也正是由于该项目的获奖,田结识了Cylix的产品经理,在2008年9月份别人还在忙着投简历之时,自己的理想工作基本上已经敲定。

      身为美国人的Patrick告诉EEWORLD,他对北京、中国同样非常熟悉,尤其是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单位。近两年,他在中国的行程格外紧凑:包括为几十个联合实验室的挂牌,筹备FPGA创新中心,组织教授来国内组织义务教学以及协助开展竞赛等,这些也使得Xilinx中国大学计划的开展形式多样化、丰满化。令Patrick自豪的是,他的行为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大学生。
    
      在经济形势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之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凸显为第一大民生问题。随着经济形势的严峻化,很多企业都冻结了人员招聘计划。水木清华bbs上甚至有网友发帖说,还没有签订三方协议就被通知由于整个部门“调整”,今年无法履行三方协议。涌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连续几年大幅增长,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尽管Xilinx推广大学计划有自己的商业目的,但不可否认,在创建联合实验室方面、为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培训以及开发等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这与国务院所制定的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计划不谋而合。

      实际上,很多高科技企业都拥有大学计划或大学合作伙伴,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著名半导体公司。比如IBM最新制造的22nm SRAM,就是其联合行业及大学开发伙伴共同制造的。当然,更多的公司推广大学计划以及合作实验室的目的还是在于推广自己的产品,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尤其是像一些通用产品,当忠诚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去换另一家公司的产品了。资料显示,TI的中国大学计划始于1996年,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使16万学生通过DSP培训走向工作岗位。

      Xilinx最大的竞争对手Altera之前在大学计划上一直做得非常出色,包括实验室数量以及受众人群等方面均占绝对优势,这也是为什么Altera在中国拥有很多用户。不过从Patric近几年频繁的中国行程来看,Xilinx显然在此用心良苦。尽管Xilinx此举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忠实用户,但客观上的确使参与学生提前完成了向工程师的转型,能够与有工作经验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Patrick在中国接受采访时曾谈到,作为一个工程师来讲并不是要不停的学习和消化很多理论,尽管这个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热情的工程师,有创造力的人。如今,当Patrick面对EEWORLD时,谈起了如何应对严酷的就业形势。在美国做教授时,Patrick一直给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一些指导,包括工作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其反复强调开放原码硬件设计大赛的重要意义,尽管客观来讲参赛并不能起到决定性因素,但具体的实例以及开发成果能够很轻易的将展现自己,以便公司更合理的选择人才。

      Patrick甚至谈到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完全也可以利用FPGA进行创业。其将FPGA的贡献形容为“微薄之力”,而目前我们看到有很多初创公司利用FPGA进行硬件验证甚至完整的产品开发。






     

动手+思考

      “大学计划实际是教会人如何去思考,并且能够将想法进行实践,将抽象化变成具体化。”

      Patrick指出,对学生来讲,一方面还要学知识,而这个知识学不一定能够学会,一旦开始用它才能够用会。此时,他做了一个比喻:学自行车绝对不会读一本书学自行车,或者是上课去学怎么样骑自行车,那样也学不会。设计同样如此,一定要使用后才可以学会,亲自动手才可以。大学计划填补了此项空白,架起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不仅是能够让学生从头至尾的理解硬件开发,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的将自己的思想或者闪光点进行实现,方便直观监测。

      田耘对此看法也颇为认同。他曾经在FPGA培训班带过课,他认为目前培训班尽管很多,但作用较为有限。又或者换句话来说,培训等机构的教育即便能够令学生提高原理、使用方法、动手能力等硬件素质,但独立思考能力方面的培养略有欠缺。不过思想毕竟是个无法量化且无法考核的,软实力属于日积月累经验,并不能够凭借几节课的学习就可以掌握。

      Xilinx目前也没有提供任何资质认证证书,或者与第三方合作进行技能资质考核。Patrick拒绝了中国很多培训机构的合作要求,证书毕竟只是一个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而不是知识运用的评判标准,只有依靠大赛或其他途径才能检验到真金。

      随着厂商与学校越来越深刻的协作与沟通,举行的设计大赛也是越来越丰富: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已举办六届,协办单位从最早的只有华大一家至如今接近十家,冠名费用不断提高,奖金额度也随之有了较大增长。并且,也有很多实力雄厚的厂商已开始自己主办设计大赛,比如英特尔、美国国家半导体、德州仪器、索尼等公司经常会举行竞赛,并组织第三方专家进行评审。

      北邮毕业学生容易找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的共识。据北邮官方资料显示,最近三年,北京地区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北邮持续名列第一。田耘对此也颇感骄傲:“大二时就人手拥有一套完整的实验设备,而且实验室是开放平台,只要你有想法,就一定能够实现。而且在小学期时,仍然能够留在学校进行感兴趣的开发。”

任重道远

      FPGA由于其应用广泛,便于开发,因此在大学的素质化推广过程中显得尤为方便,非常适合教育与研发双重应用。

      Patrick谈到Xilinx的工作目标就是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学校,并且使之简单易用。而且其独立于市场与销售部门,其职位是研发中心研究员,大学计划中国区负责人谢凯年同样隶属于研发中心。

      正是由于不存在业绩问题,因此能够将开发板,芯片,软件工具以及教科书等大部分资料能够以级低的价格提供给学校。为了适应中国国情,更大范围的普及开发工具,Xilinx已经开始在中国制造相应的开发板,而且为了满足学生本科直到研究生期间的需求,Xilinx提出了长达五年的质量保证,Patrick严肃地说:“学生可能是花吃饭的钱买了这个板子,因此我们要对生产的合作伙伴提出严格要求。”

      与动辄上百美元的教科书相比,中国的教材便宜很多,田耘等人也出版过数十本针对Xilinx的产品教材。其略带羞涩的谈到:“每个人都问我版税问题,其实我并没有太关心过。起初编写时完全是基于个人行为,认为有必要推广FPGA的应用。”

      田耘将FPGA比喻为武器,而不是简单的工具,只有全民皆“兵”,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设备,才能真正将硬件设计普及开。其于2008年筹备了Xilinx俱乐部,从最早的12人至今超过了80人,已成为了北邮注册社团之一。

      同样的,也有不少知名教授协助Xilinx充实整个大学计划,毕竟大学计划不是简单的捐赠,而是一系列的教育培训以及组织竞赛考评等辅助手段。Xilinx的工程师作为客座教授在全国范围内授课,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南京、武汉等一批高校云集的城市。甚至在西安出现了听课人过多只好采用两个教室两天讲授的局面。而同时还有很多非Xilinx的员工进行义务讲解,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主导研究了一个可以教学生如何做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等)的平台。2008年3月,Xilinx曾经与华为共同邀请此教授来京,不仅是为学生,同时也为工程师讲解下一代网络研发平台。

      正是由于Xilinx广泛支持以及极尽严苛质量要求下,FPGA大学计划实验室数量及质量近两年来成长喜人,年平均增长达到10个左右,包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一百多所高校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而该计划的发展也为Xilinx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回报:西安交通大学的FPGA机器人蝉联亚太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北京工业大学用FPGA给玩具做机器人语音识别,上海交大用FPGA做人脸识别。甚至包括欧洲及北京的电子对撞机等核物理相关的应用都利用到了FPGA。

      Patrick称自己十分有信心继续推广大学计划,有信心让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在学校里,其教授的课程是学生愿意花费时间最多的课程,在大学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挑选毕业论文的课题,每一次课题报名人数都是2、3倍的比例。“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作为的事情集合在一起,比如数字逻辑、软件、硬件等课程学习完毕,应当把所有的课程组合在一起应用,去做一些事情。显然,只有FPGA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说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此时的他兴奋得像一个孩子。

      当然大学计划不可能无休止的扩张下去,中国大学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有很多分散的不便于集中培训的学校,Xilinx已考虑进行远程教学等计划,将影响力更广阔的覆盖至每一所学校。即使大学计划的发展会达到一个饱和状态,不过在此之前,Patrick等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